Video: Follow closely Wang Yi’s European itinerary and interpret its meaning

Video: Follow closely Wang Yi’s European itinerary and interpret its meaning 美國三藩市星𡷊日報時事觀察: 余非 緊跟王毅歐洲行程,解讀當中意義

本集談王毅的行程,及時跟進現時只走了一半的歐洲之行,看看當中有何重要訊息,有何重點?對王毅此行印象很深,是因為在中國官方未有正式公佈之前,俄方媒體於1月30日放風,表示王毅會在2月20日對莫斯科進行正式訪問。當時中國外交部毛寧被問及此事時,說:「我還沒有關於這次訪問的信息」。當時是豹2坦克熱炒的階段,無論以任何形式進行,如果王毅真的在大反攻之前的2月份訪俄,不可能跟俄烏戰爭無關。當時甚至傳出習近平主席會在春季訪問莫斯科。於是如果王毅2月下旬訪俄,會否是為習主席訪俄做前期工作?在此提一句,王毅現在肩負更加重要的職位和任務,原本外交部長的職務已由秦剛接手。王毅此次出訪,官方訊息對他的身份陳述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所以他所說的話,已不只是辦外交的層面,是代表中央講解和展示中國的對外政策。而傳出王毅會訪問俄羅斯之同時,布林肯也說要訪華——基本上是同期傳出的消息。如果不是因為氣球事件,布林肯於2月第一個星期便訪華,比王毅訪俄更早。眾所周知,中國在俄烏問題上一直保持中立,於是讓布林肯訪華,即使沒有實質內容也一見,便令王毅出訪俄羅斯得到平衡。
後來布林肯沒有訪華。於是很好奇,王毅出訪俄羅斯如果是真,會放在甚麼框架下去完成?中國是至王毅出行前一天(13日)才正式公佈行程。行程是:2月14至22日,應法國、義大利、匈牙利和俄羅斯邀請,出訪四國;而赴德國,不是國事訪問,是出席第59屆慕尼克安全會議。日期跟之前俄方吹風的2月20日十分接近。四國之中的匈牙利,眾所周知是歐盟內反對制裁俄羅斯的唯一一個國家。王毅出訪俄羅斯和匈牙利,不可能是無機組合。當然,訪問匈牙利有屬於中國的公開原因。去年(2022年)12月,中國和匈牙利外長舉行視像會議,並共同簽署建立一帶一路合作委員會的協定。
在四國及德國的框架下,王毅去俄羅斯,那怕是見了普京也順理成章。因為在法國已見過馬克龍,在羅馬見了總統馬塔雷拉,而在慕尼黑也見了索爾茨。牌面上淡化了俄羅斯元素之下,歐洲這一圈,王毅又是怎樣個走法的呢?因為歐洲如法國,一定會在俄烏問題上炒作中國的態度和立場。我一直認為當前的俄烏之戰牽一髮動全身,亞洲、乃至中國的台海問題都跟俄烏戰爭有關聯。俄烏之戰當前轉入另一個階段,就是國家經濟狀況和實力的較勁。持久戰打的不只是實戰戰場,打的是國家經濟和實力。俄羅斯的貨幣及經濟在2022年表現不俗,但是再撐一年未必容易。而與此同時,美國已意識到不可以只專注俄烏戰場,最近加大了在亞洲搞局的力度,美國在考驗自己控制兩場戰爭的能力。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在開局開得很複雜的2023年春季,王毅訪俄,乃至未來習近平會否訪俄,全都十分關鍵。因此,我特別留意王毅這次行程,緊跟發展。所以急不及待要向大家分析行程的上半場。
王毅在2月17至19日赴德國出席第59屆慕尼克安全會議。之前的15日先去了法國巴黎,既見了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法國總統外事顧問,也見了馬克龍。中國國務院和外交部的公佈是相同的,所交代的會面內容無非是疫情後如何恢復人流,……總之是甚麼話題也涉及,談各方面的溝通、合作。至於最敏感的烏克蘭問題,公佈說深入交換了意見。中方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以政治手段解決矛盾……等等。全部都是最熟悉的中方陳述。中國只是重申立場。
在義大利羅馬,王毅見了總統馬塔雷拉,以及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談的跟法國的一樣。不過對義大利就多加了一帶一路這話題。總體上,在法國也好,在義大利也好,帶出的共同訊息是世界變得更亂,中歐更應該加強合作,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
王毅上半行程的重頭戲是在慕尼克安全會議上發言。11分鐘的視頻會附連結給大家,王毅的表現充滿自信,輕鬆自然,講的都是很大路的說話,之後的交流環節反而非常尖銳。就烏克蘭、中美關係、台灣問題都作出了直白的回答。在烏克蘭問題上,點明俄烏談判中斷,「我們不知道原因何在,但是我們似乎感到,有些勢力不想讓和談取得成功、不想讓戰爭很快停下來」。而氣球事件,是直接明言美國的做法歇斯底里,一點也沒有避重就輕。王毅也趁這國際場合為中國賣廣告,預告中方將會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此外,還將發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國之前表態不多的烏克蘭問題,看來現在是打算認真回應了,甚至會同時建構一套完整的論述,從而對烏克蘭事件表態。上述提到的「立場」和文件,何時公佈?如果真的有習近平訪俄這行程,是之前還是之後公佈呢?通通也值得注意。
而出席慕尼克安全會議期間,王毅會見了巴基斯坦、愛爾蘭、荷蘭等國的高層人員,也見了歐盟的重要人員。至於英國,中國官方用字是「應約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也是「應約會見」;「應約會見」與「會見」不同。當中的分別就不用解釋了——應約會見,是你邀請便見,否則不會主動安排。而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見面,用的描述是「非正式接觸」。見面談了些甚麼呢?官方公佈只有50字,「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謂飛艇事件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改弦更張,正視並解決濫用武力給中美關係造成的損害。」相信具體內容就是問答環節說過的那些。
總括而言,老將王毅走一轉歐洲,沒被套取任何可供歐洲炒作的觀點,成功強調了形勢越複雜,越需要堅持政治外交努力,中方堅持勸和促談。如此一來,走一轉的意義是甚麼呢?我認為有三點值得注意。第一,宣示中國在俄烏之戰的立場;第二,保護了中國訪俄這個最終目的地;第三,在歐洲轉一圈,塑造虛虛實實的中歐關係!王毅去歐洲串門子,我不會將它說成是「中歐關係牢不可破」。當中的意義應該反過來看,美國對歐洲的操控力度再強大也好,原來也斷不了歐洲和中國的藕斷絲連。別說牢不可破,只要斷不了,斷了也斷不清,已經反映中國成功。尤其是出訪包括在歐盟內撐俄的匈牙利。
最後說制裁。近日有一宗很特別的新聞。是中國很具突破意義地,宣佈對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兩大軍火商進行罰款,分別是雷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罰款數目達幾十億美元。如果這兩家軍火商不交罰款,中國會不會沒收他們在中國的資產呢?
上面這些事在中美關係的範圍內可以如何觀察?首先,中國敢於在慕尼克安全會議這個以歐美為主的國際會議上公開批評美國歇斯底里;而在會議之外,毫不手軟地向美國軍火商開罰單。同時,也用行動說明,美國斷不了中歐關係——政客你固然成功操控,可是民間要拚經濟、要過生活,因而斷不了跟中國的關係。王毅此行,是用行動讓一些平日看不見的力量具體化。舉例,王毅用雙手握住意大利總統的手那張照片,只是一張照片而已,卻已傳遞出大量訊息。
上述幾點:中國公開批評美國歇斯底里,中國竟然對美國軍火商開罰單,以及秀中歐斷不了的關係……如果放在俄烏戰爭未止這個國際形勢下去審視,會不會有另一番體會呢?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王毅的行程未完,上半場反映,中國對俄烏戰爭,可能開始有戲份了。中國走入劇本的方式,會不會是世界安全、勸和促談這些角度呢?可以繼續觀察。
當前的俄烏之戰已轉入另一階段,是轉入打經濟實力和國力。如果俄羅斯撐不住,百年大變局便會失衡。唇亡齒寒,亞洲這邊的風險也會加大。

https://youtu.be/kT9MQeRsqvw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